公示公告

>> 更多

为进一步深化流动人口区域化协作,加强安徽籍在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着力构建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责任共担新平台,扎实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5年4月14日上午,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武、省流管处处长王俊宝、六安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段贤柱、党组组长邵明、霍邱县委副书记张克定、霍邱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跃、副主任胡浩等领导一行莅临安徽·浙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乐清市工作站调研工作。浙江省流管处处长谢雷光、温州市计生委常委委员、副调研员林晓江、乐清市副市长王剑文、乐清市计生局副局长林秀等陪同。 杨武主任一行在站长陈孝明的介绍下先后参观了工作站的计生协会、民工维权、法律咨询、工青妇红十字会、禁毒志愿者基地等办公室,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随后,在乐清市翁垟街道办事处召开安徽省·浙江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座谈会。座谈会由安徽省流管处处长王俊宝主持,会上,陈孝明就工作站成立至今,关于对计生、司法、禁毒、社会公益等方面工作的开展首先做了详细汇报。 其次,乐清市计生局副局长林秀主要就如何推出安徽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功能创新计划做重要汇报;再次,霍邱县委副书张克定提出几点建议:1、要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2、进一步完善工作站工作体制。 座谈会上,安徽省六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段贤柱提出几点要求:1、明确计划生育目标内容,服务工作要做到实处;2、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围绕群众需求,加强乐清市工作站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在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力求达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安徽籍流动人口群众满意度的提高。 浙江省流管处处长谢雷光针对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形势,他表示要首先加强融合,实现流出地和流入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融为一体的的创新模式;其次要加强安徽与浙江乐清的计划生育协作互动,促使两地的联系沟通更多、更密切,把乐清市工作站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最后,就如何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双方就区域协作的具体方式、信息通报、个案处理、政策告知及建立对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协作机制和建立互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初步达成了共识。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武就工作站下一步工作计划做重要讲话。他说:“首先要在工作站成立党委,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工作站才能走得更远,做的更好;其次成立计划生育联合会,凡流入乐清的流动人口超过一万人以上的安徽省地级市,以市为单位都要加入计划生育联合会,并与工作站签订授权书,委托工作站全权服务管理各市流动人口。最后成立民会组织,建立以工作站为主的实体,向政府购买服务,来维持工作站的正常工作开展。从而为工作站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在原有的以“支部+协会+工作站”的“三位一体”提升为以“支部+协会+工作站+联合会”“四位一体”。同时要提升平台效益,促成“小平台,大效益”。不仅要落实在计划生育,更要为安徽籍广大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综合服务,让小小的平台,发挥最大的效益。 真正为工作站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两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各方面服务管理协作互动取得更大成效”。 编辑:贾红印 李平凡

网上调查

您希望网站能加强哪方面的信息?
  各地工作动态
  业务知识
  生殖保健知识
  计划生育政策法规
  政务信息

热点专题

首页 > 政务公开 > 热点专题
2014年新中国十大热点话题
发布时间:2013-06-12

在全面深化改革序幕就此拉开的时候,推进改革又有哪些焦点?会给企业和整个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一年一度全国两会的召开,使得13亿国人都把视线聚焦于中国,聚焦于北京。今年全国两会的聚焦点在哪里? 我们着重从经济角度思考。

热点一: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中国梦”与“改革年”成为热词。

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梦”将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大步向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梦工厂”。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2万余字的纲领性文件,共计137次提到“改革”一词。在既得利益群体已然存在、利益藩篱日趋固化的当下,改革,再成各界共识。在《决定》涉及的15个领域60项任务中,目前已经有至少23项陆续出台了相关措施或已着手细化改革内容。

如何实现“中国梦”?两会代表委员的积极建言献策将会集中在:要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增加环保投入等。

热点二民生期待:新老“三难”话题最多,社会保障最受关注。

“中国梦”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是强国富民、改善环境的“小康梦”。最近五六年的全国两会上,除了经济方面的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住房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也是老百姓的聚焦点所在。

近年来,中国的民生成绩单亮点频现。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看,民生领域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公共服务领域欠账不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这“老三难”还没抖搂清楚,“养老难、入托难、出行难”的“新三难”又摆在面前。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实现弹性退休制、异地报销都会有提案涉及。企业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确实非常困难,尤其是下岗、买断、失业老工人的生存艰难,企业退休人员连涨七年退休金才是同等条件的公务员1/3;“双轨制”是当今社会最大不公,从企业退休和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养老金相差数倍。国家应把重点放在促进社会公正、缩小养老差距上。除了企业职工养老,特别关心农民的养老,让农民安心在农村生活。

热点三 反腐倡廉:“打老虎”力度或将升级,制度反腐呼声更高。

2013年末,陈安众、童名谦、李东生、杨刚和李崇禧,相继5名省部级官员被查。12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预示着中央将以频率更高、力度更强的“打老虎”动作把中国带入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要求巡视制度全覆盖,探索实行官邸制等。三中全会后,官方又接连释放出试点新提任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定“裸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分解一把手权力、制定干部待遇标准等反腐新政信号。新年开启,这些制度反腐的“硬骨头”如何啃,备受关注。

人们更期待的是制度层面的新进展。廉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问题在于:廉政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法律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如何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如何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需要两会代表委员发表真知灼见。做到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还要“把钥匙交给人民”。

热点四 分配改革:盼望改革细则出台,抑制贫富分化。

收入分配改革的进度将成为各方关注中国改革整体进度的一个窗口。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相比,有了一个更高的视角。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缩小收入分配怎么表述,更为引人关注。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实施细则有望在2014年出台。“提低、扩中、控高”被公认为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要通过改革,消除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对中低收入者减税,控制高收入,并消除社会保障上的待遇差异,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这是政府的思路。

《决定》突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2020年上缴红利提到30%,更多的是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也会引起人们对企业界的关注。

热点五 经济运行:风险仍在加大, 经济增速7.5%左右。

2013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4年经济增长的#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预期目标再次定为7.5%左右 。文章2014年全国两会十大热点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68422607.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这个数字显示出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

今年没有能够带动经济快速反弹的动力,改革启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塑造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还将围绕7.5%这样一个中枢窄幅波动,增速可能略低于2013年,主要考虑到目前的利率上升、融资成本高企可能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一定抑制作用,而消费和进出口的增速可能与上年持平。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点很多。外围环境,QE退出,产能过剩,金融风险,债务隐患,楼市泡沫,潜藏的风险在不断积累,对短期和长期的经济运行均构成威胁。

2014年经济增长还面临产能过剩的制约。产能过剩首当其冲的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这不仅是某一个年度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是未来几个年度需要解决的。产能过剩会制约需求水平,进而制约我国的经济增长,这是最大的风险点,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热点六 企业改革:国企改革方案出台,期待混合所有制发展。

2014年是改革年,国企改革将成为三中全会深化改革路线图中的主要抓手和投资热点密集领域。国企改革在诸多改革中的确定性最大。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2014年揭开真容。

2014年国资国企改革将在界定国企功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内部改革、完善监管体制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开展工作。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混合所有制改制的高潮,出现民营经济组团与国有企业相融合的现象;国有企业将退出一部分竞争领域,转型升级到产业链更高的层次去。

 

 

 

但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能会遇到较大阻力。民间投资空间的释放以及土地市场的改革虽然有利于相应投资板块的提升,但改革的复杂性和渐进性决定了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在2014年难有大幅提升。

热点七 机构改革:新举措呼之欲出,转变职能是关键。

行政体制改革将要动真格的。一要在“分权”上推进,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二要在“转职能”上推进,以转变职能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等;三要在“减权”上推进,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市场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3年岁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即决定成立上述机构,由习近平任组长。这被解读为“有利于突破利益固化对深化改革的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这次可望在2008年大部制改革基础上,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地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热点八 生态文明:雾霾笼罩,“美丽中国”面临考验。

笼罩140万平方公里的雾霾、地下水大面积污染……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受拷问。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罔顾生态环境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进一步提出,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与此同时,PM2.5监测指标也会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与2013年“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相比,尽管工业依然是节能的重点领域。但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2014年的新措辞。其实,“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参与,这意味着我国工业节能的着力点将从“淘汰落后产能”,逐步过渡到龙头企业的设备升级。

热点九 新型城镇化:新规划将面世,“大城市脖困扰多多。

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2%,但城镇化也遭遇诸多困扰,对城市居民而言“堵车、污染、内涝、房贵”等“大城市脖困扰多多,对农民而言“被上楼”、“半城市化”等问题也仍待解决。

酝酿已久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在今年出台也成定局。2013年底先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均提出,要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人们期待在两会上看到其更明确的路径。

在两会上将引起关注的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一些地方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不仅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问题。一些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城市规划和管理脱节,影响城市运行效率,一些城市“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问题比较突出。

热点十 国际关系:外交看点频仍,企业走出国门有机遇。

去年习近平、李克强7次迈出国门,访问22个国家,接待6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华,同300多位外国政要会见交流……新的一年面临可能存在的反弹压力,如何“中场守妆,挑战不校

两场贵宾云集的“主场外交”看头十足:时隔13年,APEC峰会再回中国,将于今年秋季在北京举办;亚信峰会将于5月在上海举行。

大国关系方面亦是看点频频。中美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方面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中俄在投资、能源、高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有可能取得新突破,中欧在落实《2020战略规划》、实现双方发展战略的对接方面将会有新举措。鉴于安倍日前的“拜鬼”行径,中日关系料难“破冰”。

友好合作仍是今年中国周边外交的主基调。中国将在2014年主打经济外交,谋求与东盟关系的“钻石十年”,积极经营与南亚、中亚等关系,打造稳定友好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加速。

关键词:
上一条:2014年公务员面试热点:计划生育放开不是无限制
下一条:已是最后一条